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隋唐帝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贞陵

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


  贞陵是唐宣宗李忱(810-859)的陵墓,依山为陵。
  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贞陵位于陕西省泾阳县白王乡崔黄村北北仲山南麓,横跨泾阳、淳化两县,南距泾阳县城28.5公里,距西安78.5公里,北仲山海拔高度1003米,东有冶水,西临泾河,依山为陵,居高临下。背依仲山,神道处于缓坡形山塬,向南地势渐宽。
  陵墓位于泾阳北部山区,山区海拔高度在950—1500米之间,东西走向,西北高,东南低,山区坡谷陡峻;高差悬殊,切割严重,山脉系石灰岩质。
  陵墓西5公里有境内最大河流泾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汛期在7、8、9三个月。东8公里有系季节性河流冶峪河,自北向东南流过,系渭河二级支流,在口镇乡水磨村,注入清河。
  陵墓区属暖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7月平均气温在26℃。年均降水550毫米以下。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年均日照2195.2小时,霜冻期从11月上旬至次年3月。夏季均有冰雹和干旱。遗址区植被以落叶灌木林为主,如:桐、杨、槐、酸枣等。
  陵区仅有白王乡崔黄村行政村,人口主要为农业人口。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以种植粮食为主,林牧业及经济作物比重小。陵区范围以外有石灰石采石场,石灰石蕴藏量丰富。
  二、历史沿革
  李忱(810—860),宪宗第十三了,846—859年在位,唐代第十七位皇帝。在位14年。李忱处于晚唐时期,国势衰微,但宣宗尚能收复河陇,遣将四出,得地千里,雪前朝之耻,因此当时曾有“小太宗”的美称。然而后期却迷信于方士,以乞长生不老,永享荣华,结果丧命于方士的金丹。
  贞陵建于859—860年,唐代属“陵台”这一机构管理。
  据《旧五代史·温韬传》记载:“温韬为耀州节度使,唐诸陵在境内者尽掘之,取所藏金宝。”宋初,贞陵经过修整,并立有“大宋新修唐宣宗庙碑”一通。
  1956年,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成立贞陵文管所。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贞陵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贞陵陵墓坐北朝南,陵园平面呈东西窄、南北长的不规则矩形。南北长约3300米,东西宽约1950米,四面各辟一门,各门外置阙1对,东、西门阙分别位于山巅上,形势壮观。东西门相距1950米,南北相距3300米。陵园四角建角楼。南神门外设神道,长505米,其南筑乳台1对,乳台南1.5公里筑鹊台1对。鹊台西北方发现有下宫遗址。
  贞陵石刻,除四门各置一对石狮外,大宗集中于南神门前神道两侧,依次为翁仲6对、石马3对、驼鸟1件、翼马1对、石柱1对。
  现存四隅角楼基址,东神门和北神门址以及各局部的夯土墙基。东南角楼基址呈曲尺形,长、宽各12米,残高2米,其余3个角楼,基址大小相近,底径均约14米,残高3米。东北二神门址均约12米,北神门址附近遗存石门墩,石像各1对,城垣墙基保存较长的地段分别为1400余米、380余米、1500余米、1000余米,其中南、北墙基分别横跨两条山谷。
  献殿遗址:位于陵园南神门内,范围东南长约40米,南北宽约30米,地面散布大量板瓦,筒瓦残片及屋脊构件等。
  陵园东门外阙台遗址,位于门址东38米,现存南、北二阙址间距36米,两阙址均底长23米,宽19米,高约12米,夯层厚8—10厘米。
  陵园西门外阙台遗址,位于门址西20余米,现存南北二阙址,间距约36米,两阙址底长均长18米,宽12米,高约10米,夯层厚8—10厘米。
  陵园北门外阙台遗址,位于淳化县石桥乡石马坪村南。
  陵园南门外阙台遗址,位于南门约40米,现存东、西二阙址,间距108米,东阙址底长18米,宽8米,高4米,西阙址底长14米,宽8米,高3米,夯层厚8—10厘米。
  陵园门狮,共4对,每神门各置1对,除1对位于西神门西325米的山梁上以外,余均置于各神门8—9米,每对间距14—22.4米,皆蹲踞状,高1.58—1.8米。
  乳台遗址:系神道南端阙台遗址,北距南神门址482米,20世纪70年代调查,存东、西二阙址间距148米,两阙址底均长约20米,宽14米,高4.5米,夯层厚8—10厘米。今东阙址尚存,西阙址仅余残迹,地表散步大量残板瓦简瓦,莲花纹瓦当及残砖。
  神道石刻:现存24件,均为青石质。自乳台阙址北24米起始,分东西西列向北排置。两列间距68米,依次为石柱1对(残),通高8.06米,覆莲座,八棱柱身,宝珠顶。为翼马1对,马高2.8米,身长2.83米。驼鸟1对,浮雕于右屏上屏高1.55米,宽1.97米,厚0.46米。排列的仗马三对,每对行隔22米,马高1.75米,身长2.05米。翁仲6对,每对行隔22米,均为立姿,身高2.47米—2.88米,东列文官,西列除南数第二尊为文官外,均为武官,其中最北端一尊深目高鼻,似为胡人。
  陵园外附属建筑遗址:位于南神门址南偏西约8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地表散步大量残砖、瓦等。
  鹊台遗址:系陵园南门外第三重阙台遗址,北距南神门址1982米,现存东西二阙台,间距约100米,两阙址底均长约16米,宽10米,高4.5米,夯层厚度8—10厘米,附近散步大量残板瓦、筒瓦、莲花纹瓦当及残砖等。
  下宫遗址:位于鹊台遗址西北约200米,范围东西长250米,南北长约200米,地面及断崖堆积有大量板瓦、筒瓦、残砖及莲花瓦当、莲花方砖等。
  (二)保存状况
  山南麓暴露出部分墓道长约37米,部分墓道封石可见加工痕迹。
  四门阙台、夯筑陵园墙基及角楼基址尚存。
  乳台仅东侧残存,西侧在地表仅见砖、瓦残片。鹊台尚存。
  石刻现存36件,包括四门8件石狮,北门仗马4件、神道石刻24件。
  下宫遗址位于西鹊台西北20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遗址南侧有“大宋新修唐宣宗庙碑。”
  贞陵石刻风化严重,有人为盗掘破坏,附近石场炸山取石,毁坏原始风貌。
  在关中唐陵中,贞陵是唯一与太宗昭陵规模相同的帝陵(文献记载同为“封内一百二十里”),是晚唐时期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座帝陵,
  其陵园气势宏大,布局严格,陵园建筑基址保存较好,石刻数量多,艺术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四、文物调查与研究
  20世纪40年代,王子云、石璋如等人曾分别调查过贞陵。
  建国以来,对贞陵的调查、保护工程等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958年,由咸阳地区文教局组织文物普查队,对贞陵进行普查登记。1973—1978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调查过贞陵。1980年,由咸阳地区普查队对贞陵进行普查登记。1984年8月24日—9月14日由泾阳县文教局组织聘请秦陵考古队对贞陵进行钻探勘测。1989年,咸阳市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对贞陵再次普查登记。1998年,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奈良橿原考古学研究所共同调查了关中所有唐陵。2002年8月成立唐贞陵文管所,负责陵区保护管理工作。
  通过几次较大规模的文物普查考古的调查,搞清了贞陵的规模和布局,发现了建筑遗迹的确切位置。对地面石刻进行登记。确认了贞陵无陪葬墓遗存。
  经过1984年的文物勘查,绘制了确定的贞陵位置图,编写了调查简报:“唐贞陵调查记”,发表在《文博》杂志1986年第6期。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中对贞陵及其石刻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
  刘庆柱、李毓芳《陕西唐陵调查报告》中的贞陵部分,有一些数据和描述。
  还有一些论文和著述中对贞陵都作了详细程度不同的描述,如贺梓城的《关中唐十八陵调查记》、陈安利的《唐十八陵》、刘向阳的《唐代帝王陵墓》等。


陕西帝陵档案/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12

您是第 位访客!